五十度大坡度盘旋_美国学飞回忆录
笔趣阁 > 美国学飞回忆录 > 五十度大坡度盘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五十度大坡度盘旋

  一夜无话。

  第二日,训练的是大坡度盘旋。单从名字上来说,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。之前,在私照阶段就已经接触过。

  但是,相对来说,这还是最难的一个机动了。它对于注意力分配的要求是要求最高的一种。

  私照阶段的考试要求是,高度正负一百英尺。而现在的要求是,正负五十英尺。

  况且,就表现在仪表盘的数值上面,赛米诺的显示本来就要紧凑一些。因此,从观感上来看,就是要少一些的。

  就卡在那小小的刻度盘上,有时候感觉真的是太难了。稍微一不注意,就会有偏出去一百英尺。其中,有风的扰动,有自己修正过大的可能。

  这样做了一圈之后,还是没有任何的感觉,依旧是不符合标准,最多只有一边是满足标准的。

  如果飞行员坐在左边,那左边的这一圈其实是要难飞一些的。至少我认为是如此,每一次的右边那一圈都不算差。

  感受着这杆力,逐渐明白了该如何用天地线去卡位置。

  实际上,做大坡度的时候,也是需要里外结合的。又或者说,本来就是一种类似于目视的机动动作。

  无论是国内,还是国外的航校里面,都强调了不能只盯着驾驶舱内的仪表。在稳定下来之后,就还是需要根据天地线的位置,来判断自己是否是在下降,还在上升。

  当然了,一般都会是下降。

  在转弯的时候,根据力的分解,不可避免地会损失升力,进一步导致高度的降低。

  还有一点,这不是之前所要求的的四十五度,而是五十度。

  这其中看似只差了五度,实际上所需要的带杆量也更多。之后每增加几度,其中的升力减少量,不是以线性的关系调整,而是直接是用曲线的方式下降。

  第一次听说,这五十度的大坡度盘旋,心里面还是有些发怵的。

  这数字上的冲击,还是很明显的。

  “你看,你在右边还好。但是,在左边,依旧是偏低了。”

  Luc把我从思绪中拉回。

  待到飞机重新回归平飞之后,他缓缓拿过飞机的控制权,准备给我展示一番真正的大坡度盘旋。

  “首先,还是要找一个恰当的目视参考点。”

  几乎所有的机动,都是要求这一点的。只是刚才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存在。

  Luc四下寻找,最终还是找到了最特殊的一座山峰。

  在雷德蒙得,有很多座山。有正北部的两座较低的山,他们挡住了其他大部分的位置,越过他们就是一片片修整的农田,还有住户人家;也有两座独特的雪山,海拔足有八千英尺左右,足够当参照物了。

  即使,在能见度并不算太好的今天,也能够看见他们。相比于刚才我随意找的一个云朵,要好得多。

  随即,就看到Luc开始操作。

  谷/span“首先,还是要保证飞机的平飞。你刚才就是从不稳定的状态进去的,这一点必须要先纠正过来。一定要先稳定。”

  随后,进入二十度左右的坡度之后。我发现了自己和教员的差距:配平。

  这不禁让我回忆起之前上地面课的时候,Park老师说过的,在赛米诺上,因为自身的重量本来就要大一些,不可避免地就需要更多的力量来控制飞机。

  而这些力量,全部是靠人体本身是非常费劲的。那用了配平之后,就会节约了不少的力气,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第二个副驾驶。

  航向改出也是比较重要的节点。根据经验法则来说,基本上是用二分之一的坡度,来确定提前改出的位置和方向。

  若现在是五十度的坡度,那就需要用提前二十五度的航向来改出。

  在如此的大速度飞行下,坡度又压得如此之深,就会引起飞机的动态变化较大。但若是让他保持微妙的平衡,那也是极好的。

  一,二,三。

  数了一下,一共用了三圈的配平轮。配平的方向,与想要飞机往哪边的方向一致。既然转弯会使飞机下降,那就向后配平。

  如此,就可以用很少的力量来保持平飞。

  用更多的注意力,分配在压坡度的精准方面。这样,就不会出现上上下下的局面了。刚才的情况,就是如此。

  像是过山车一般的那种,极限地将阈值卡在那边。脑中还在想着如何调整现在的状态,心里是焦急的样子,又怕这数值超出太多,完不成。也有对局势把握的无力感,觉得好像就是无论如何,也控制不了局势的发展。

  这还是有些令人绝望的,眼看着那些数字逐渐偏离,手中还需要对其飞机的状态作出调整。心跳跟随着这些所谓的数值,起起伏伏,好生一个跌宕起伏的小说情节。

  看的人也很惊险。用Luc或者说,虽然有一次是在标准之内的,但是一直是处于波动的范围内。虽然考试的时候,也能通过,但是还是要尽量避免出现这种状况。

  Luc做了又一遍,这一次是向右的。他让我盯着飞机中部蒙皮上的螺丝。那个是他的一个目视参考点,用这个来对天地线,也会有一种很好的效果。

  “你看,现在螺丝在向下。所以说,我们的带杆量还不够。继续增加。”

  Luc一边说着,一边通过看螺丝的位置来调整。

  同样是用三次配平,来完成减少负荷的工作。在进入转弯点的时候,增加油门,向后带杆。

  反之,在即将退出转弯的时候,就要减少油门,并且将刚才的配平轮向前打。如此,才能还原平飞的真实状态。

  把这一切剖析出来,好像是有很长的工作需求,但是实际操作的时候,就真的是时间飞逝。

  看完了两次不同方向的示范性操作,又是轮到我的回合了。

  这一次,结合了刚才的经验,呈现出来的结果要好一些了。虽然还是有些生疏,但是大的方向还是没有错的。

  虽然没有进步得太明显,但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会能够满足标准。

  Luc没有说太多,准备商量起过几天的跨城飞行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quge2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quge2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